择业和跨专业的一些注意事项

By | 2016年11月28日

大约三个月前的一天,一个大学同学(我们暂且称他为C君)给我发来微信,向我咨询一些跨专业的事情。

C君:我想跨专业了,想问问你怎么看。

我:加油啊!如果你想好了,就跨呗,你看我,不就跨专业了么!

C君:你能猜到我准备跨什么专业么?

我:什么专业啊?

C君:说出来不吓死你!我想跨会计!

我:哇,果然还是你厉害!加油!

他又接着说:你是想不到的吧!

那个时候,他已经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弹药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了。之后他又问了我有什么建议,又问了我现在跨专业的一些感受等等。

大约两个月前左右,一个我本科学校的大一新生,现在也在上“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看到了我知乎的文章《我们的大学应该怎样度过》(原文在这个页面),给我私信,询问了一些大学的事情,也谈到了自己想跨专业。

大约半个月前,微博上一个本科就是学计算机的学生,同样也说了自己想跨专业的,不过她想从计算机跨到其他专业,也想听一下意见之类的。

对于第一个我的同学C君,我直接说了鼓励的话,而且还拿自己举例跨专业有那些好处(当然我也分析了哪些短期的劣势和机会成本很高)。但是后两者我都未直接给予答复,我说,这个事情太主观,别人没法给你决策。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能提供一些参考,但是现在确实没时间谈这个,因为研究生阶段我确实很忙,一方面要补本科的一些内容,另一方面要把导师的事情给处理好。我当是对他们说,我会写一篇博客来谈谈我跨专业的想法的感受,我也认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给别人做决策(甚至建议),这种大方向的选择,都只有自己能够决定,因为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都不同,想做的事情都不同,即使我当时给他们一个他们想要的方向,也未必是较优的,甚至可能带来比较差的结果。毕竟每个人的想法变化都很快,而且能坚持下来自己当初的抉择的人又很少。不过,除非那些特别出色的人可以独自探寻出一条适合自己并且出色的道路,其他人多少都需要从别人的经验中来给自己做为决策时候的参考,而阅读有相似想法并且有实践的人的经历,是最好的参考。所以我对后面两个同学说,等我抽空了,写完博客,会跟你们说声的,所以也便有了这些文字。

首先,我来简单分析一下我当时跨专业“纠结过”的一些事情。

1.价值观。之前我的专业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现在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稍有经验一些的人,听到前者的名称,应该都能想通,在我国,这个行业相对而言是封闭的,有一定壁垒的,是国家管控型的行业。而这些行业,大部分可能会有一个共性,关系网相对比较重。这个专业中,渠道太重要,可能都算是驱动因素了(当然,我的理解也有可能有错误,不过我的决策是基于此的)。而对于后者,技术驱动,这样“关系”对于你成长的影响会小很多,人际关系会简单些。并且后者相对于前者是开放很多的,我个人也更欣赏这样的环境。

2.行业特点。像我本科那种国家管控较严格的行业,虽然也有一些年轻人会在刚毕业就崭露头角,不过大部分人都是要毕业几年之后才能对专业有点深刻的积累的。不过对于互联网、软件行业,因为互联网的特点是分享、开放,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甚至在校的学生在接触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能有迅速的提升了。因为前者个人的尝试的机会有限,而对于计算机的资源,每个人使用的机会太多了,而且网上间接经验的分享足以供很多人自学了。

3.喜好。我个人更喜欢后者。

4.收益。短期而言,甚至5年、8年这个尺度衡量,在收入方面或者说金钱方面,我现在的选择都是不及之前的专业多的。而且当时有个全球第二大的爆破公司来招聘,3倍工资带薪出国读研,我不敢说一定能被招,但是我认为也是有80%-90%进入那家公司的。这个在当时是很难的抉择的。不过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考量,我应该是受益更大的。一来是计算机专业现在的工资还不低,二来是之前的工作必然每年在外的时间很长,而后者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我更喜欢后者的生活。同时,社会的发展必然是程序取代人力,掌握了这项技能不会亏本的。

这还只是当时抉择的时候考虑到的部分内容,还有很多细枝末节没有列出。大家可以看出来这样一个决策是多么难了吧。毕竟,我自己思考过这种问题的,这样在转折点(比如高考志愿、考研、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等)的决策,会影响你未来十年的命运(我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想过,因为当时“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这个专业的选择也是我违背家人的意愿选择的。现在看来,十年这个长度我没有估计错误,不过毕竟人生不会只有一个十年,而且起点不是每十年开始一次)。

说了那么多,我们应该如何择业呢?

每个人的择业考察的方向是不同的,毕竟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和经历不同。但是以下是我思考的一些通用的方面,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应该是适用的。

1.家庭条件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家庭条件稍差一点的。我相信稍微有责任一点的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不希望再让父母操心,希望多为父母承担一些。用最简单的性价比来衡量,就是考虑你选择这个专业能否实现较大的收益。当然这里的收益肯定也不简单的取决于收入,不过收入绝对是个重要的部分。可能有些看到这篇文章的学生会感到有点low,觉得志向更高大上。不过我的经验是,当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会发现赚钱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一件非常务实、靠谱的一件事情。你未来的很多兴趣爱好,都是基于你拥有的资源的,时间是一方面,而金钱是另一方面。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选择一个未来收入较高的专业会实际很多,而不是说所谓的兴趣爱好崇高理想。

对于跨专业呢?家庭条件更是第一步需要考虑的了。你在考虑跨专业的这一刻,就意味着之前在这个专业积累的大多数都是用不到的了(不过确实你努力之后会发现很多东西的学习会有共通之处),在这一刻你的收益就会变成负了。那么之后你如何能够把这些花费过的时间、金钱补回来就是该思考的问题了。

当然,如果你的家里有了一定的积蓄,并且你又有很强的自制能力和学习能力,尽量尝试一下自己想做的许多事情。

2.个人喜好,特长,性格

我将这个列为第二点,是因为,我最近两年才发现,当你有很多自以为是big idea想要去实现的事情,真的是太难一一尝试了,其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钱。所以才将经济问题排到第一。当你有了一定的积蓄的时候,还是有机会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的。

不过,我们生活中也会发现那样一类人,他们虽然家庭一般,选择的方向也很不务实,但是凭借他们的浓厚的兴趣和超人的耐心,出人意料的将眼前的困难都解决了,并且工作之后还能通过自己的兴趣带来很多收入,这绝对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在我眼中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的典型。我很欣赏这样的人,并且现在还天真的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成为这样的人(当然我没有想成为乔布斯,只是想在自己的能力之内做出些超乎我意料的东西)。

如果从你以往的经验发现,自己确实很容易投入很多的时间砸在某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并且因为这个兴趣、特长或者自己的性格特征带来了很大的收益,那么就坚持这个吧。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些人到了大学确实成绩一般,不过因为大学很好平台不错,在社团学生会等组织上结交人脉,策划组织活动时充分的锻炼了自己在一些方面的能力,因此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我最近才想通的一件事情是: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不是只投我们想去的公司,而是我们的能力能够胜任的那些公司。社会的运转不仅仅需要你所学的那个专业,还需要更多的行业来使之运转的更好。同时你能胜任的可能不仅仅是你所学的专业。比如何炅老师不是学主持出身的但是可以让很多观众满意;解说dota的海涛是学主持出生的但是结合了自身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解说事业越发明朗;dota大神09倒是浙大的高材生等等等等。所以,当你已经拥有了一个在找工作的时候特别占优势的能力之后,也许可以考虑将它再发展一下。

3.行业收入,前景

这个其实和第一点里面的家庭条件有很多是重合的,不过还是有些值得一提。提出这个的原因,是想给予一些要跨专业的人一些参考的。真的,年纪越大,越发现赚钱是项很务实的选择,在跨专业决策时考虑收入的权重多点。

4.自己想过的生活

这个和第二点也有点重合,我感觉这也算是兴趣里面的一部分吧。每个人想过的日子不同,有些人立志周游四海,有些人喜欢简单平淡。真的没有孰高孰低之分。所以,在收入的方面考虑了,再考虑一下这个因素就可以了。喜欢安逸的人到了大城市在高薪的岗位上奔走不停,未必有呆在一个稍小点的城市自在轻松的快活。

其实我固执地认为,在专业选择(或者行业选择)上,只要做好钱和兴趣的平衡就可以了。其他的真的没有什么要在意的了。

所以,在我看来,在考虑专业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收入的权重第一、兴趣爱好的权重次之,其他的根据自己情况添加。而对于那些家庭条件已经不错的人来说,尽量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绝对是个不会后悔的选择。

什么样的人适合跨专业呢?

1.善于思考的人

在跨专业的人当中,一部分是跟风的,剩余的就是愿意主动思考的了。那些正在犹豫是否跨专业的人,肯定是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跨专业能得到什么和失去什么之后,才会有犹豫的感觉的。而犹豫的原因就是,还没想清楚这些。我能做到的,或者别人能帮助的,是试图找到他犹豫的地方。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善于思考的,只要家庭条件允许,我是建议他朝着跨专业方面迈一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是在一定跨专业和一定不跨专业方面选择,在你有时间的时候,为何不尝试一下自学自己想要跨专业的那些知识呢?尝试之后,选择可能会容易做出很多。

2.坚持过很多人没完成过的事情的人

如果一个人曾经做过很多别人没完成过的事情,比如在大学时期很多人享受生活的时候都呆在图书馆自习,长期的坚持着锻炼的习惯,每天都坚持晨读之类的习惯的人,如果在一些方面犹豫不绝的话,那么可以在跨专业想法上多考虑一些。既然你有这么强的自制力和很强的执行力,现在又有自己更想过的生活,那么为什么不努力的追寻自己喜欢的生活而选择犹豫呢?

3.拥有耐性和热情的人

拥有耐心和热情的人其实就是那类适合追求自己兴趣的人。什么事情想要做好都是需要克服很多枯燥乏味的事情的,如果一个人特别愿意投入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并且愿意专研,那么绝对适合跨专业。

现在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我敢直接鼓励之前提到的C君。

C君身上确实有很多值得人学习和敬佩的品质。他有坚持过很久泡在图书馆的习惯,他有过很长时间的晨跑的习惯(最后因为脚伤而停止),考研期间他也花了更多的时间复习。总之,相对于我这个不太踏实的人而言,他确实踏实多了。不过我感觉他犹豫的原因或者说向我请教的原因,是相对于生在城市的我,他生在县城(我并没有说城市一定优于县城,也没有其他对于县城的偏见,但是对于见识和父母的观念来说,确实两者有差别),可能他父母更保守一些,不想让他跨专业。并且他在之前的专业积累更多。同时,他在家里最小,之前父母的宠爱也多一些,可能很少自己决策这种决定,这些是我猜测他犹豫的原因。而对于他之前和我抱怨过的一些事情的和他向往的城市生活,在我看来,他缺少的更多的是鼓励。

其他的一些建议:

1.择业时一定不要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如果你每次想到未来从事这个专业就头疼,那么在家庭条件的允许下,跨专业吧。前提是你确实了解过未来这个专业具体在做什么。毕竟人未来的日子有很多的时间都会花在工作上的。

写到这我想到了王小波的《工作与人生》,跟这个话题相关,可以考虑阅读一下,也许会有些收获活启发。

2.不是说选择了一个专业之后就不可以换了,人生是一个长跑,阶段性的低迷或者不顺不能放弃了以后的希望。工作之后发现了更好的机会转行的人也大有人在。毕竟你在生活中积累不仅仅是自己专业的知识、技能。

3.如果你总是纠结于没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苦恼、跨专业,那么大可不必。不是所有人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的。比如艺术类的专业每年的花费很多,而且出身县城、农村甚至条件更差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师资(再重申一遍,我本身对地域没有看法,但是在资源的分配上,确实不同地域的人差别太大了)。

4.做决定的那一瞬间我猜测大多数人是像我一样感性大于理性的。理性和感性的结果哪个更好呢?鬼知道。毕竟未来没办法两种生活都过一遍。不过理性带来的东西更多是可以预料。

5.如果你犹豫跨专业,而且在进行了我之前提到的一些权衡之后还是犹豫不绝的话,那么可能你现在还不太适合跨专业。

One thought on “择业和跨专业的一些注意事项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