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自由行记

By | 2024年7月21日

一、

这次出行去哪里呢?

由于时间和预算所限,只能去近一些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父母年纪大了,飞行时间太久影响休息,也只能近一些的地方了。

考虑到父母不太适合玩那些刺激、炫酷的项目(比如潜水、跳伞),最好是看看风景,体验体验一些文化、民俗。

再考虑到语言和便捷因素,可能新加坡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了:华人占比众多,且很多都会说中文,文化和语言都不至于让他们去特地适应;支付宝、微信覆盖率很高,我下载了Grab就提示绑定支付宝的免密支付了;景色和气候也有特点,和大陆有较大差异,能有一些不同的体验;小而富足的城市也能让家人对现代化的生活有更直观的感受……

网上搜了一圈攻略,虽说新加坡城市不大,但是还是有很多值得去游览的地方:鱼尾狮、圣淘沙、樟宜机场、新加坡动物园、牛车水、小印度、国家博物馆、乌节路、旧禧街警察局……这还没算上其他的特色美食……这么多地方4天3晚都想逛完肯定不可能。

结合父母的阅历和价值观,再根据各个景点的特点,最后我将此次旅途的重点锁定到了三个词:“现代”、“热带”和“文化”。新加坡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收入水平高、城市基础建设好、居民素质不错;新加坡靠近赤道,有着和国内不同的植被以及气候;新加坡除了华人之外,还有大量的泰米尔人和穆斯林人口,有着独特的文化——这些因素都足以使得此次旅途给父母留下深刻的印象。

鱼尾狮、星耀樟宜以及滨海湾花园代表着“现代”,新加坡植物园以及圣淘沙岛有着明显的“热带”特点,唐人街牛车水、印度人口聚集区小印度和穆斯林人口聚集区甘榜格南则是“文化”的缩影。

和父母说好了行程后,大爷和大娘也愿意一同前往,于是就凑成了5人的自由行小队。

二、

新加坡别名狮城,是一个城邦国家,比较典型的还有摩洛哥和梵蒂冈。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北面是马来西亚,南面是印度尼西亚。全国由63个岛屿组成,面积为728平方公里(蚌埠市市区面积约969平方公里,闵行区约371平方公里,浦东新区约1210平方平方公里),因为绿化面积较高,有“花园城市”之称。它和中国没有时差,均为东八区。新加坡人口密度为7804人/平方公里,全球城市第3名;GDP人均91100美元(中国:13721美元),全球第3名;人类发展指数第11名,极高(中国85名)。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东亚出现了四个高速经济增长体: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所以它又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这个国家也是命途多舛。由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越,在1824年便沦为英国的殖民地。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新加坡又被日本占领,直至1959年才取得自治邦的地位,大名鼎鼎的政治家李光耀时任首任总理。新加坡正式建国也是一波三折:1963年它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一员,可是在两年后又被马来西亚“踢出”联邦,被迫成为主权国家。

新加坡为了在有限的地方容纳如此多的人口,建国后进行过多次填海工程。有数据显示,从1950年开始,约20%的国土面积由填海产生。

新加坡华人约占74%(华人祖先来自福建南部、广东和海南等地),马来人占13%,印度人占9%。新加坡国语是马来语,官方语言为英语。华裔学生必须接受“英文为主,华文为辅”的双语教育体制,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读十至十二年的华语课程。同时,新加坡与大陆使用一致的简体汉字。

三、

“阿文,我现在有点发烧,这个有问题么?”出发前3天,大爷下午突然给我微信语音说。

“我昨晚刚申报完入境信息,里面就有发热等项目的提示,我还填的是一切正常。”我说道。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行程要不要变更一下?”我又接着问。

“感觉还好,上午我去淮委医院(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了一下,医生说没问题,就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一般3~5天就能自愈,到去的时候应该就差不多好了。医生开始都不愿意开药,我还硬让医生开了点消炎药”,我大爷回答。

“那咱们先这样观察下?明天我再问下你吧”,我说。

“嗯,好的”。

和大爷通完电话,我又问了下新加坡的同学和经常出国的同学是否需要申报这些事项。

“大爷,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第二天我又语音大爷。

“还是差不多,每天白天正常,到了晚上会烧,如果温度高了我会吃点退烧药”,大爷回答。

“那你的行程要不要取消啊?今晚我就要值机了”,我有点担心他的身体状况,毕竟年纪大了,出行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有意外都比较麻烦。

“取消干什么啊,没什么必要,到去的那天应该就好了”,大爷坚持。

“那行,咱们还是先观察下吧,明天你们来上海前再看下情况”,我说。

在老爸、老妈以及大爷、大娘来父母的前一天,我又问了一遍大爷的身体状态,他说好点了,也会随身带着退烧药,大家按照原计划上路。

这是大爷、大娘第一次出国。他们的护照在7年前就办好了,一直没机会出国,他肯定也不想影响大娘的心情,我也理解他做出这个决策的初衷。

四、

经过了5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到达了充满盛誉的樟宜机场。

在T1航站楼寻找方向的时候,“富丽堂皇”的感觉不时涌上心头。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各种灵巧美丽的点缀大厅的装扮,脚下富有弹性的地摊,都让人眼前一亮。

到了和机场连通的“星耀樟宜”购物中心,更是让人赞叹这个曾经获得过12次“世界最佳机场”头衔并非浪得虚名。商场中心有世界最高的室内瀑布“雨漩涡(the Rain Vortex)”,周边有阶梯式分布的错落有致的绿色植被,再加上穿梭在T2和T3航站楼之间的Sky Train会不时经过瀑布,这些别出心裁的设计让整个机场在游客中的形象得到了升华。

“看攻略说,在特定的航站楼还有免费的电影院和洗浴的地方”,我和家人说。

“这么高级!”,家人纷纷感叹。

“同学说这边机场的餐饮不像国内会比其他地方贵很多,这边的价格和外面会差不多,要不我们就在这边吃吧”,我和家人说。

他们表示赞同。

找了一圈,我们发现B2层有一块卖食物的地方,里面有很多卖中餐的,于是我们决定在这边吃。

“您家支持支付宝么?”由于来之前听同学说这边很多店铺支持支付宝,所以我专门问一下。

“支持的”,店主回答。

“看你们用的支付宝,专门给你们多了一些面”,老板笑笑说。

后来我和老板聊天得知,这里就是新加坡比较常见的食阁。这里面有个店员也来自大陆,通过中介过来打工的。

“现在先去预定的酒店吧”,吃完饭后,我说了下接下来的安排。

“好!”

“你能不能去找找附近哪有卖温度计的?国内登机前安检的时候把我的水银温度计收走了,现在我感觉有点烧,没有量体温也不敢乱吃退烧药。还有,你帮我也看看这附近有没有卖退烧药的,我身上就两粒退烧药了,别到时候不够用”,我们到了酒店住下后,大爷和我说。

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当地便利店的像是印度的店员有着奇怪的口音,花了好大力气才找到卖体温计的店铺。由于这边的药物和国内药物差异也很大,只买了体温计便赶紧回去酒店了。

考虑到大爷还在发热,而且父母和大娘的年纪在这么久的飞行以及地铁上舟车劳顿,今晚还是早点休息比较好。

于是当天我便取消了其他景点旅游的计划。

五、

“今天的计划是上午会先去一下新加坡植物园,这里可是新加坡最早进入‘世界遗产项目’的景点。之后咱们可以到市区吃点东西,下午咱们去大爷大娘心心念念的圣淘沙一直玩到晚上”,我说了下之前大概制定的计划。

“我们不能在市中心附近逛逛么?”大爷突然打断我的计划,大娘也在一旁附和想在市中心附近走走。

“因为今天正好是国内的端午节,我担心一些市区的景点有大量的游客,想错开时间之后再去那些‘打卡式’的景点”,我把规划的考虑解释了一番。

“好,你定”,大爷让我决定就好。

新加坡植物园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22年博物学家史丹福·莱佛士(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在此建立的“植物学实验园”。当时植物园用于评估该地区有潜在经济价值作物,比如高产的水果、蔬菜、香料等,此后这里就一直种植了大量的植被。再加上新加坡地处赤道,雨量充足适合植物生长,这里呈现出了与国内中原地区园林迥异的风景。甚至这里还会经常出没蜥蜴和水獭。

“转的时间也不短了,我们回去到酒店吃个饭休息一会吧”,大爷说。

“这里很大的,我们才转了不到十分之一。你看,我们在这里,这么一大块区域我们还没去过呢!”我站在植物园的指示牌前比划着说。毕竟好不容易有机会能出游一趟,再加上带上了父母,也希望有时间大家能多逛逛我精心准备的游览计划。

“其他地方的景色和这块区域应该差不多,而且海南都是这样的树木,以前都看过的,我们回去吧。中午回去吃个饭到酒店休息一会”,大爷说,大娘也在一旁附和。

于是我们改变了计划,准备回去先吃饭休息。

“你们待会带着大娘去吃饭吧,我这边身体不舒服休息一会,下午也不出去了,你们去玩吧”,到了酒店,大爷在微信群里和我们说。

“你这边现在没什么吧?要不带你去社区医院看看吧”,我感觉情况不对,到了大爷的房间去问问情况。

“这边有社区医院吗?我今天感觉发烧的时间早了,昨晚量体温到了39度,我也有点担心”,大爷说出了自己的难言之隐。

“我昨天问同学了,他在这边身体不适会去社区医院,而且听他说社区医院的数量还不少,要不我们去看看吧”,我听了大爷的描述后也有点害怕问题进一步扩散,现在还人生地不熟,出了问题也难解决,还不如早点看下,也好决定接下来的行程。

说完之后,我到自己的房间告诉父母会先带大爷去医院一趟,让他们休息一会,以便后面的日程能有个不错的状态。

地图上搜了一圈,再加上同学和楼下大堂服务人员的建议,我们定下来了去Kallang Polyclinic先看看情况。

医院的工作人员看到我们像游客,专门用华文和我们交流,还提前告知我们没有政府补贴,费用会比较贵之类的提示。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这里看病的流程。

由于大爷的体温到了39度,本身应该排到下午4点的预约提前了不少。

见到了医生后也感觉到这里医生的态度比国内好很多。医生先问了我们来新加坡的目的,然后根据大爷在国内的血常规情况和我们的日程安排告诉我们几种推断和可以采取的措施。

“你看,你在国内的检查很明显是病毒感染。这种感染的特点就是在3~5天的时候发热到高峰,之后身体状况会逐渐好转。所以你的描述我是不担心的。就现在的情况看来没什么大问题,可以吃点对症的药物,这些药物也只是减轻身体的不适,方便你接下来的旅游安排,现在最好肯定还是休息。刚才听了你肺部的情况也特别清晰,没有炎症。如果你想保守一些,可以再复查一个血常规,确定下现在你的状况。其他的检查由于你过几天就回国了,也没有特别多的意义,开销还特别大。如果不想做多余检查,现在你回去也问题不大,我可以给你开一些退烧药之类的药剂,尽量让你接下来旅游开心一些”,医生耐心给我们解释。

大爷表明了下自己的担忧,决定还是在做一个血常规会更保险。医生也尊重我们的决定。

“你看,现在你的血常规证实了刚才我的猜想。你的发热来自病毒性感冒,这点我不担心的。但是现在和你国内的检查有一些其他的变化。你的血小板比国内的时候低很多,这里有几种猜想”,医生拿着英文版的报告,给我们一个一个解释其中的含义,还用华文给重点内容备注下来。

“你们来自国内的哪个地区?新加坡这边会有骨痛热症,也会带来你这种表现。这个病症有其他对应的检查,但是需要两天,你到时候都快回国了,所以这个检查现在意义不大。这个症状会带来乏力,没胃口,但是听你描述很饿应该不是”,医生一直分析着。

“我们来自中国的中部地区,我们那边很少有登革热的病例,我个人感觉应该排除这个判断”,来之前其实我做了很多功课,也搜索过一些登革热的信息,感觉可以排除这个疾病。

“Okey,结合你的描述我也感觉不太像。那么就是另一种可能,就是一般的病毒感冒,那么现在你需要注意的就是避免摔倒。由于你的血小板较低,摔倒可能血流不止。也建议你出去保持带口罩的习惯,因为别人身上的细菌、病毒对你来说可能也会构成很大的威胁”,医生又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同时开了一些退烧药。

“接下来你们还准备去哪玩啊?”开完药之后,医生和我们闲聊了几句。

“本身今天准备逛圣淘沙的,结果下午来了这里看病。明天是市区的游览,先去小印度和甘榜格南,然后再去牛车水,下午会在鱼尾狮、滨海湾花园也就是滨海湾附近逛逛”,我说了下明天的计划。

“小印度和甘榜格南其实也不好玩”,医生撇撇嘴笑笑说。

“我来这边之前在新加坡工作的同学也和我说过,新加坡其实没有太多好玩的。不过毕竟我们没见过这边的民俗、文化,来逛逛就是开开眼界。而且带着老人,如果不是来新加坡这么多人都会华文,像今天这种就医的情况我可能就应付不过来了”,我说。

“那祝你们旅途愉快!”,医生和我们互相道别。

六、

“你现在都逛了哪些地方了啊?”在新加坡工作的同学问。由于他刚和女朋友领了证,在我到新加坡游玩的时候恰好在巴厘岛度假。本来还想让他来给我们当导游。

“鱼尾狮那块逛了,滨海湾花园那边Super Tree晚上看到了表演。牛车水和小印度逛了,现在正在圣淘沙”,我回答同学。

“重要的都去了呢。怎么样,感觉这边的景点都怎么样?”同学问。

看着同学的问题,我回顾了一下这两天印象深刻的一些事情。

如果只让我用一个词语形容新加坡,我确实最愿意用“花园城市”来描述。在新加坡,感觉在哪里都能看到树木!抛开刻意设计的“星耀樟宜”商场中搭配灵动的植被不谈,在其他地方绿植也是随处可见:大街上很多建筑的顶部和中部裸露的地方会栽种植物,过街天桥两边会留有空间填上泥土种树,酒店露台的泳池旁边也有高矮相称的树木。

这里人整体比较友善。我们每次乘地铁,我父母和大爷大娘上车后都会有人让座。而且在我们朝着电梯走去的时候,电梯里的人们一般都会耐心地等待——有一次我们距离电梯还有十几米,一个欧洲面孔的人按住电梯等我们好久,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一路小跑起来。也由于遇到了这么多和善的人们,我们在遇到别人有麻烦的时候,也自然而然愿意也伸出援手。比如在医院的时候看到一个坐轮椅的人轮椅上的一个零件掉了,我们帮他装上了。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著名景点可以通过地铁非常方便就能达到。我们经过的地方地铁站都非常大,地下都建到非常深,而且很多地铁站都有像国内机场那种平地上的自动扶梯。我网上搜索了一些新加坡和国内地铁里程的数据:截止2022年,新加坡的地铁里程为203.8公里,新加坡为728平方公里,也就是280米/平方公里;国内里程数最高的上海截止2022年里程为831公里,上海市面积为6340平方公里,也就是131米/平方公里;香港地铁里程271公里,香港面积1106平方公里,也就是245米/平方公里。可见新加坡的地铁密度还是比国内高上很多的。同时,这边的公交线路看起来也非常发达,路边看到的都是双层巴士。

“来到这边后虽然没有网上攻略上描述的那么惊艳,但是整体的感受还是非常棒的。因为这次带家人就医花了不少时间,以后有机会还在再来逛逛的。”我回答同学对这两天游览的感受。

接下来的一下午和晚上我们都在圣淘沙度过。在岛上非常有松弛感,免费的接驳车可以带我们去任何地方,岛上有沙滩、有娱乐设施、还有其他脸上洋溢着笑容的游客,在这种环境下想不放松感觉都难。在圣淘沙唯一遗憾的是时间太短了,这里感觉可以逛2~3天。

七、

回国前,我们又来到樟宜机场,新加坡之旅的最后也像各种攻略上建议的以逛“星耀樟宜”作为结束。

当天是晴天,不像我们刚到时阴雨天气,掩盖了“雨漩涡”的壮观。再加上昨晚我们休息充分,细细品味才能发现这个购物中心更多令人赞叹的细节:这里有瀑布、有植物,但是屋子里没有蚊虫,这是非常难得的。商场中不同楼层和不同角度,看到“雨漩涡”的感受都会有很大的差异:3、4楼俯瞰和1、2楼仰望感受到的是壮观;在1楼入口处会被天南海北聚集到这里拍照合影的人们那种激动的氛围所吸引;3、4楼有一侧特意设计和商场的主路不连通,搭配了楼梯和其他点缀的植物以便游客拍照;顶楼的玻璃栈桥能让你在最高点看这个大的瀑布。

照片还没照完,已经快到登机的时间了。这次新加坡之旅有些遗憾,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没来及逛逛,正好也为下次之行找了个非常好的理由!

如何写一篇好的文档

By | 2022年1月15日

在我工作三年多的经历中,发现身边同事的文档都有许多方面可以完善,但是他们自己好像并没有意识到需要完善。同时也有一些学弟学妹们咨询说,他们不清楚如何写一篇技术文档(方案),于是我就想着有时间了写一篇文章阐述一下要如何写一篇好的文档。

如果你上过研究生或者大学,读过论文(尤其是那些影响力很高的刊物的论文),就会发现其实最好的文档形式就是论文。如果论文不是一种规范、并且能够说明工作内容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形式,那么这种学术交流的形式也不会被沿用至今(历史上最早的研究期刊出版于17世纪)。

所以,如果让我用一句话阐述如何写好一篇文档,那么我的回答会是,像论文那样的结构写文档,是最好的形式

知道了思路之后,下面我展开说明下如何写一篇文档。

1. 文档的种类

我们工作中接触的文档,一般有规划总结、产品方案、技术方案等。其实我能想到的常见的文档,都可以按照下面的形式展开,同时也会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你想表述的内容。

2. 文档的结构

上面也说过了,我心中一篇好文档的要求,就是要以论文的结构展开阐述内容。

一般而言,论文有哪些结构呢?从我研究生期间读论文、写论文的经验看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背景

在论文的开头,都会介绍相关问题的背景。比如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别人做类似事情的结果等。

2)相关内容(调研)

我个人理解,这个可以放到背景中,也可以单独拎出来,单独拎出来会更加清晰。此部分阐述目标主题包含哪几个方面或者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的一些相关技术,或者介绍别人是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3)正文(解决方案/步骤等)

介绍完了背景和相关调研之后,看文档的读者应该就了解了你的问题以及别人做类似事情的结果,同时也应该了解一些相关方案了。如果是技术方案,那就应该在这部分阐述不同模块或者方面的设计思路,同时用表格或者图片来帮助读者理解。如果是规划总结之类的文档,此部分应该是正式的内容以及拆解的任务等。

4)结论

当介绍完正文部分,就可以阐述结论或者证明自己的观点了。

5)总结及展望

此部分可以对比自己的结果与其他做过类似事情的人的结果的差异,提出做的好的方面以及可以完善的方面。同时可以展望相关事情未来可以朝什么方向发展或者努力。

6)参考资料

附上在完成这篇文档时读过的论文、其他文档、网页等信息。

3. 其他注意事项

1)可以将想要阐述的其他相关信息或者讨论列举在文档下方。
2)建议多用图表,这样便于读者理解内容。
3)建议将在文档的写作过程中帮助过你的人,以感谢的方式显示声明出来,这样即表明你是一个懂得感谢的人,也给帮助你的人做了一次宣传,他们值得这些宣传。

通过微信扫描其中二维码可关注我的公众号

陆奇奇绩创坛梳理(1)

By | 2020年12月26日

2020.12.13日参加了陆奇老师的创业分享。当时听完,真的觉得自己的格局太小了,同时学习到了一些出色的思考方式和一些方向性的观点,受益良多。拖延了很久,才把一些当时觉得不错的观点梳理过来。

因为听讲座后,有演讲稿放出,所以这边就不一一列举和分析了,演讲稿有更全面的内容。这里将一些,对我个人产生较大影响的观点或者观念列举出来。演讲稿链接见此:《陆奇最新万字演讲:世界新格局下的创业创新机会

1.新格局带来的创业创新机会

这一部分从「技术」、「需求」和「市场环境」这三个维度梳理了当下的创业创新机会。

1)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永远是能源和信息的组合。
2)定义性体验:与以往都不同的交互方式,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苹果iphone,第一次用户可以通过手指,和设备较为顺畅地交互。再早的定义性体验是windows 95。一个自动化的医院、一个完整的家庭机器人,也都是定义性体验。
3)使命驱动型创业公司:有些公司有长期、宏达的愿景或者使命,有些出色的产品或者能力,只是他们在追求自己愿景上的一个自然溢出。
4)特斯拉是能源公司,不仅仅是汽车公司,只是先做了一款软件可更新的车子。特斯拉的市值,不仅仅是特斯拉车子的市值,是这家公司宏伟愿景下的市值。
5)一个计算平台能够产业化,早期都是在进行基础建设。桌面软件能够繁荣,前提是大部分家庭都能拥有计算机。手机App能够飞速发展,前提是大部分人都拥有智能手机。数字化的前提,就是有大量传感器,数字化信息。交互能力25-52
6)心跳率:一个行业的迭代周期。假设你是用AI服务于车企,那么就要跟着车企的节奏。因为数字化仅仅是其产品迭代的一个部分。用AI做鞋子,就是鞋子行业的节奏。用AI切移动互联网,那就是移动互联网的节奏。长期看,如果用AI带来收益很大,是能够逐渐撬动一个行业的迭代周期的。

之前我认为现在创业的机会很少了,听完之后觉得自己格局和见识太过于浅薄。之前我的眼界太局限于互联网(BAT)这种公司了。其实机会是越来越多的。需求变多了,产业链变多了,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2.新格局下需求趋势变化与创业创新机会:C端

1)分析C端需求的方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可以从两个维度思考需求
• 人群(老人、小孩,父母等)
• 时间(24h)
2)用户永远不满足,永远会有需求。如果一个赛道不断有创业的产品诞生,那么这个赛道的用户可能还没有被服务好。
3)视频为先,实时异步(短信/视频),更丰富的通讯载体都是很好的方向。
4)教育和医疗两个行业,需求远大于供给。
5)今天大部分软件,都是为了个人使用设计,很少有对群体(办公、开会、家庭)等设计。

3.把握好属于创业者的机会

1)创业前期的核心是:快速迭代,小步快跑,降低机会成本,更快得到市场的反馈。
2)产品的类别是供给决定的,市场是需求决定的。
3)要找一个高速增长,并且体量很大的赛道。不然即使你占据很大的市场地位,由于增长速度不够快、体量不够大,也无法快速扩张,因为你收益的增加无法雇更多的人,而且也由于体量的原因,无法有高的估值。
4)创造价值和获得价值是两件事情。付费模式,销售模式,销售渠道很重要,如果没有好的付费模式或没有(低于成本)销售出去,那么无法获得商业收益;或者由于成本远高于商业价值而无法成功。
5)没有高毛利,很难打销售,打渠道。
6)公司要有长期溢出的核心能力,溢出到新的赛道,挖掘新的市场。(这点其实对于个人来说也一样。)
7)从数据上看,决定创业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进场的时间。判断赛道的方向比较容易,尤其是长期发展方向,但是判断时机往往很难。
8)创业早比晚了好,进场早往往是个很好的优势。(其实这点对于个人试错来说,也是说得通的。)
9)一个好的创始人,就是基因。
10)要有独到的见解,有看见未来的能力。如果一件事情,大家都认为是好的,那么大概率做不大,因为肯定有大量的人涌入,起步就是红海。只有有独到的见解,找到了正确且少有人走到的方向,才能脱颖而出。
11)一个团队的早期,有效沟通能力非常重要。早期团队的成长非常重要,有效地沟通才能更好的获得资源(融资、促成合作),团结团队。

通过微信扫描其中二维码可关注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