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的一些观点不代表我的雇主。
入职三个月的时候就想写了,一直拖到现在才总结一下。
1. 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玩
我询问了身边的几个同学,都和心中想象的工作有落差。这其中甚至有在学校出类拔萃的,都说有想辞职换一份自己擅长点的工作了。当然,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程度来重新选择,不过,刚工作时遇到很多和想象差距很大的事情是很正常的。
2. 同事之前的关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远
工作之前总会看到很多类似工作之后同事之间关系没有那么好处的言论,不过我真的工作之后,倒没有发现这是个问题,感觉身边的人比想象中的好相处的多:大家愿意分享经验,在开会讨论时也都愿意提出不同的见解。
3. 身边的人真的都非常出色
身边的人,比想象中的要厉害的多的多的多的多。
4. 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学校不同
学校学习的知识更多是成体系的、系统的,比如上课都是一门课程一门课程来,科研时遇到的问题也很多是领域内的(研究生及以下,博士生及以上就不清楚了);而刚工作更多是碎片化的知识。真正工作之后发现,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很多难题,需要的不是把所有东西都弄清楚才去解决问题,而是遇到一些问题,就去搜索、去询问,把问题解决。当然,等工作时间久了,还是会需要把一些知识梳理成体系。
5. 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在学校,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有老师/导师催促学生学习、考试或者做课题等,要学习的内容很多都是安排好的。公司可不是,除了当下的任务外,需要学习的东西,是需要自己摸索的。为什么有些人在同样的时间内成长更快?除了运气成分,可能是他们找到那些长期看更需要积累、掌握的知识,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更加轻松。工作了,还自己有了收入,让人分心的事情更多了。但是,工作之后需要学习的东西其实并不少,而且还因为需要自己钻研的东西更多,其实需要投入的时间会更多。所以,自我管理能力真的非常重要。
6. 工作初期要多花点时间积累技术
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业务上要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没有前期的技术积累,业务的判断容易出现偏差。工作初期技术的积累,会显得更加重要。
7. 不要总是以新人的视角去审视自己,要多去挑战,尽力把事情做好
作为新人,遇到不会是很正常的。新人是有光环的,刚工作时,大家更愿意为你解答问题。多去尝试,多去迎接些挑战,能成长的更快,而不要把自己的视角仅仅局限在自己是个新人,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扫描并识别下面二维码,就能关注我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