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中国(苏州)实习总结(二)

By | 2017年10月11日

3.生活

来这里,最大的收获是了解到了这里的生活吧。外企相对而言都会更在意员工的利益,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直接的体现就是加班相对会少,员工的话语权和自由度会很高。而微软又是国际巨头,同时又有工程师文化,所以这里的日子待起来是很爽的。

简单的描述一下这里的福利吧。吃的喝的自然都有(周末来加班没有零食,这里不鼓励加班),同学到其他公司实习,有说零食水果不够的情况这里没出现过,反倒让我惊喜的是零食和饮料是过几周就会换的,这样就不太容易会吃腻了。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会有阿姨把水果给推到每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大约20人左右),而且每次水果是不同的,也是会换着来。另一个让我惊讶的是公司里PM2.5的值是要控制在50以下的,这里还有个梗,有次我Mentor把窗户打开了(其实窗户是不让开的,上面写着”Please keep the window closed”),过一会儿有工作人员过来让他关上,说这块PM2.5都100+了,有警报,室外PM2.5都180+,污染太厉害。然后我问了句这里PM2.5要控制到多少以下,工作人员告诉我是50。当时我就震惊了。

同时,这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club,有羽毛球、篮球、游泳,还有瑜伽、击剑以及攀岩。反正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比如每周三下午3点是会有蛋糕需要提前去抢,夏天有Ice Cream Party,和编程相关的还有Hackthon。而且在吃饭的时候,我Mentor经常聊到去过国外哪哪,然后计划去哪哪国家,和其他同事分享经历。

员工的话语权也很高,很多建议以及反馈都会很快处理。比如食堂菜价标注不清楚,希望增加酸奶供应(因为我们实习生进来了,很多零食不够吃了)还有像希望周末也能开放健身房等等,有人发邮件反馈,很快就能得到解决的。

总之,在这里的生活不会像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其他互联网公司感觉是在卖命,而这里生活是很自在的。

  1. 其他的再分享几个感受,给我的印象最深几个事情:
    我基础确实不太好,有次碰到问题,总是解决不了,Mentor发现了就问我怎么了。我说了下确实基础不太好,于是他悄悄告诉我,你去找工作就不能说基础不好了吧,他带着我把问题一点一点解决了。而且很多问题,也都是北京那边的同事远程帮我解决的。
  2. 有个内部的技术我第一次使用,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来,想着第二天再继续解决。可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发现自己的邮件中有封美国同事的邮件,说我给一个服务给整挂了,然后帮我找到了错误,还说不要再进行这样的尝试了。我看到邮件回复谢谢并到了个歉,但是没想到对方却告诉我别在意,与其道歉不如告诉我们wiki和文档中哪里可以修改的更好。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在这里不要怕犯错,错了改正就好,让人更愿意并且更有自信进行尝试。

总之,在这里你不会感到自尊心会被侵犯,在对方感觉会侵犯到你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并且帮你打圆场,同时促进事情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个感觉简直太好了。这样让我感觉总是平等的和对方交流,而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同时不用担心自己犯错(以及后果),而是着眼于如何解决问题,使得问题更好、更快的解决。

微软中国(苏州)实习总结(一)

By | 2017年9月6日

一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昨天转正面试结束,自己的实习也快到尾声了。很早就想把一些经历总结、分享一下,但是自己的事情挺多,一直没能抽空完成。这快走了,再不总结一下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1.工作

入职之前,我会以为能学到很多知识以及技能,但是来了之后,发现很多地方和自己的想法是不符的。实习,就是来工作的,除了解决的问题简单以及压力比正式员工小之外,其他的应该是和正式员工相同的。来公司学到的更多的是业务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同时在业务场景下熟练之前自己的技能以及了解之前学到知识的实际用处。如果有些知识不会怎么办?更多的还是需要自己现学,不然同事即使想要帮你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技术也是,如果一项技能之前不会,也是需要现学的,同事会很乐意给你指点,但是很多的努力也是需要自己去完成。

初窥职场。既然是工作,就会有职场。来了之后,我大概了解了程序员具体是干什么,微软这边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当然,这里人际关系很简单,大家都很乐意帮助你、回答你的问题。感觉很像学校,不用特别在意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前辈之间的关系。

沟通能力的提升。来到这里,我的沟通能力提升了许多。之前我的性格是偏向于谨慎、保守,一般不到迫不得已不太愿意/好意思向别人求助。这个习惯可能有好处也有坏处,毕竟每个人看法不同而且角度不同。但是这个习惯给我带来的一个麻烦就是,我做事情很慢,因为在一些问题上会纠结是否需要询问别人以及什么时候问别人。来到微软之后,因为自己之前确实对编程的接触太少,所以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同时由于这边的同事人都超级nice,让我放下了担心,大部分情况下直接问就可以,这也让我任务的完成加快了很多,而且在问问题的过程中(因为我们组几乎所有同事都不在苏州这边)也发现如何沟通能够更高效而且合适。同时,因为有些问题要请教国外的同事,自己的英语能力也有些提升了。

2.学习

上文说过,实习学到更多的是业务与职场,学习这种东西历来都是自己的事情,而且在实习过程中还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知识的积累自然不如在学校自己看书来的更快。

不过,在实习的过程中也是能学到很多的。

首先,就像我上文说的,实习的任务中是一个应用场景,需要将之前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进来,这期间就能推动你学习一些新东西、新技能。如果你认真的解决问题,还能够发现所用技术中更通用的场景,同时由于微软的平台也很高了,如果思考为什么Manager会给你布置这个任务,这个任务在其他场景能否复制、改进,这些学习到的就是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了。其次,由于微软这边的人超级nice,你会多了很多的老师。Mentor以及其他同事们特别乐意给你提供帮助,这样遇到知识、技术上不懂的地方解决的会快很多。最后,微软这边的学习资源特别丰富,有代码搜索平台(你能搜索到和你工作相关的代码,这就是最好的实例),时下最新知识的学习资源(https://seattle.codebashing.com/,这是一个学习的网站,微软为员工购买了这些服务)以及微软的图书馆(https://microsoft.sharepoint.com/sites/mslibrary)等等,这都会给你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学习。

美国国家仪器软件开发实习生面经

By | 2017年5月14日

之前是学长提到了这个公司,然后上网查了一下口碑还不错,人性化,尊重员工,不加班,而是大中华区最佳职场,所以投了一下。

相比于之前的BAT的暑期实习生的招聘来说,NI的题目倒不是很难,下面分电话面试和现场面试来介绍一下我的面试情况。

  • 电话面试

电话面试的题目比较基础,会根据简历来提问。我简历上写的是熟悉C++、常用的数据结构及算法和课题的一些内容。我的课题和软件开发差别较远,所以问的都是写C++的问题和一些算法方面的知识。

C++的知识点涉及到:
1.虚函数,多态
2.禁止拷贝函数
3.内存泄漏

算法也比较简单,剑指offer上的比较基础的题目,在lintcode上也只能算是简单题:
1.折半搜索
2.判断链表是否有交叉

上面说了,我的课题和软件开发差别较大,所以就只是问了些简单的情况。最后问了实习能进行多久。

到了我问问题的环节,我的问题是否有导师制。回答是有,会有一对一的导师,同时你也可以询问其他的项目组的工程师。

因为当时恰好看了一些相关的内容,也算是比较顺利,通过了电话面试,接下来是现场面试,这点我也想要强调一下,外企好像都挺尊重被试者的,去公司面试都会报销来回的火车票(二等座),之前微软也是。但是国内好多公司都没有类似报销的政策。

  • 现场面试

到上海国家仪器的公司去面试的,现场面试分为四个环节:1.presentation, 2.technical interview, 3.programming test, 4.general interview.

下面分环节介绍:

1.Presentation

这个部分是要做一个自我介绍的ppt,全部英语,20分钟左右,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项目情况。说实话,英语的要求不算太低,毕竟一个人要说英语20分钟也不算简单了(可能我英语比较差),之后面试官会根据你的介绍问你些题目,当然也是英语。

2.Technical Interview

顾名思义,这个环节是技术面试。也是根据简历,时间是30分钟到60分钟,是谈话式的交流,同时引出问题。我的一些问题就是C++和一些算法题。

C++的知识点大概有:1)static的用法;2)单例模式;3)堆栈区别;4)内存泄漏等等。算法或者代码题有:1)字符串拷贝;2)最长回文字串(其实Programming test恰好也是这道题);3)一个斐波那契数列的变形等等。

他们一般也不会问你简历上没有的内容,而且挺注重基础的。而且和外企面试,感觉都像是交流,在交流中引出内容,而在AT的面试中感觉就是直问直答:面试官出题,你解答。这个确实外企感觉更人性化。而且可能真的是公司压力不大的原因,面试官虽然都38了,看起来就比我稍微大个几岁。

3.Programming Test

面试官给你一台电脑,让你做题。题目是英文,不过不难,时间是一个小时,这个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公司的要求比起来,算是太简单了。

我的题目是最长回文字串,写完之后他看我写的挺快,就又给了一道题,说不算考核内容,我感觉就是打发一下时间,二面也是这样,问题问完之后,时间没到就再等一会,不会直接进行下一轮面试。第二道题目是最长上升子序列,也不难。

因为写的都挺快,就和面试管聊了很久。这里不加班,而且上班不打卡,全凭自觉,当然前提是要完成任务,同时也询问了下是否有和外国分部合作完成的项目,答案也是肯定的。其他的还聊了很多,整体感觉公司文化氛围还是不错的。

4.General interview

这一面主要是了解你情况的,比如家乡、学校(我和他是校友,聊了好多关于东南大学的事情)还有就是相关经历了。我感觉他主要是看你描述的是否合情理,是否有前后矛盾之类的,毕竟我做的他应该都不了解。

这一面也会有英语问题,不算太简单,因为这个不像Presentation环节可以提前准备,而且面试官语速有点快(面试管的英语很好,而且也比较地道),甚至还出了一道算法题,让我用英语描述。

最后我有问了些关于公司的情况:1)NI是全年招收实习生,而且欢迎学生来公司实习。2)实习表现的好可以在校招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加分,而且实习也是个互相了解的过程,但是有实习经历并不能直接省略校招过程。3)希望实习3个月,可以part-time实习。

总体来说,去现场面试也能更好的感受一个公司的文化、工作状况,整体感觉确实不错,不管环境还是技术都应该不错的,能感到我接触的人都很nice,和你交流的时候会鼓励,并且当你答题不太顺利的时候会说不要紧张,会有引导。

NI的面经就写到这吧,大概就是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