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团点评的那些日子

By | 2020年1月1日

一、初窥上海

我足足发了一个小时的呆。

18.07.02大学同学结婚,跑了个龙套客串了一下伴郎。晚上又急急忙忙乘高铁到上海,到租的房子那边的时候已经十点半了。

18.07.03晚上又看了看前一天拍的照片,回顾了一下昨天见到的三年未曾相见的那群大学同学,恍如隔世。

年岁渐长,我仿佛明白,人生是个不断和故友道别的过程。

18.07.04又是忙碌的一天。打扫之前租好的房间、去超市置办常用的生活用品、观察周边有哪些店面……

毕竟这不是第一次来到上海。之前来上海,或是旅行,或是面试,看到的只是它令人向往的那个侧面:大都市繁华的街景以及更多元的工作机会;而今天的一番经历,体味到的是真正在上海生活的那些事儿:吃喝拉撒,柴米油盐。

这天傍晚,我到隔壁的菜场买了点熟食当晚饭。匆忙的步履、拥挤的人潮、漫长的红绿灯以及饮食习惯不同造成的不合口味的饭菜……在吃完饭后,我呆坐在客厅中,不断翻看昨天同学婚礼上的那些片段。甚至还发了条朋友圈。

可能是昨天情绪溢出太多了吧。

有时会和一起毕业的小伙伴儿聊聊上海,大家的感受多是,在为上海的建设做贡献,并没有享受到太多这个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繁华……

二、房东奶奶

「租房子要在意是否和房东直接签合同,同时要看到房东的房产证以及身份证」。租房子前上网看了一下租房的注意事项。

签租房合同的时候房东即没带身份证,也没带房产证。她说我们这边都不用带的,不过中介也要求需要看到房东的房产证,房东说晚上回去会用微信补发给中介。于是我也顺带要求把身份证发给我看一下。

房东看上去年纪不小了,但是由于我对事情的判断都很不准确(比如人的年纪、房间大小等),再加上这是第一次见面,未敢直接询问。一个小情景还是验证了我的猜想:房东在擦拭窗台的时候,手已经会发抖了,是不由自主的那种。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所表现的特征。

晚上房东遵守了诺言,发来了身份证。我在意了一下年纪,竟然已经77周岁了。

「沈老师看上去显得挺年轻的,未来一年也麻烦老师照顾了」,我回复房东奶奶的微信。因为之前她是老师,她喜欢我们这样称呼她。虽然这些话语中略有恭维对方的色彩,不过房东奶奶确实显得很是年轻,而且这么多事情也自己操持。其实我也挺喜欢称呼别人奶奶,因为称呼她阿姨,显得自己年纪太大了。这个年纪的人,也够自己奶奶辈分了。

「你们太客气了,有什么事(可以直说),也不用客气。就是我现在住的地方到你们那里比较远,能帮的上的,还是会帮你们的。你们刚到上海,人地生疏,有什么事咨询一下也不妨。微信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作为长者也应该尽力帮助」,房东奶奶回复说。

初到上海,需要办居住证。我们和房东奶奶约定了时间,一起去派出所办理。

「你们起床了么?」周六9点左右,我的电话响了,是房东奶奶。

「我们在外面买饭来着,马上就回去」,我说。没想到房东奶奶这么准时,之前我们约定的时间就是九点,因为我们起床了看还有些时间,就想着先出去买点早餐,也不会耽误很久。

跑回租的房子这边,房东奶奶微笑着站在门口。

「抱歉,抱歉,我们以为您可能会稍微晚点,起床后又有些饿了,就出去买点东西。让您久等了」,我给奶奶鞠了个躬,表示歉意。

「没事,没事。我以为你们是因为平常工作忙,周末会想着睡个懒觉。能理解的」,房东奶奶说,同时没有半点埋怨的意思。

在几次交流之后,和房东奶奶慢慢熟悉了起来,在去办理居住证的路上聊了一些关于奶奶的事情。

「沈老师您住哪啊?」我很好奇她竟然九点就到了我们这边。

「我住在闵行的XX小区,离这边太远了。要先坐地铁,再坐公交,路上的时间大概要一个半小时」,房东奶奶说。

「那您起的好早啊,竟然这么早就到这边了」,我惊讶地问道。

「我早晨都忙完很多事了,之前还带我老公去了医院验了下血。哎呀,现在的科技真发达,我们去医院,都不用排队了,刷下身份证很多事情就都解决了」,房东奶奶回答说。

「您看,今天还真麻烦您跑了一趟。毕竟我们工作日都要上班,只能麻烦您周末来这边,这跑的大老远的,也挺费事儿的」,我对房东奶奶的操劳表示了下谢意。

「也幸好派出所周六上午能办理居住证,不然我们还真的麻烦呢。工作日我也有事,女儿要上班,外孙女还要照顾。周六了,女儿休息,孩子能交给她照顾」,房东奶奶说。

房东奶奶的房产证上有三个人的名字,但是只带了自己的身份证过来,最后没办成,需要下周再来弄一下。

下周她又准时过来了。这回我和她聊了更多。奶奶1961年就上了大学,当时身体不好,医生还误诊了,差点没毕业,而且因祸得福分配到了上海长宁区当老师:当时党员要分配去新疆、团员要分配去近郊。还聊了她当过团支书、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她非常喜欢当班主任,因为这样可以和学生的关系更近一些,不过也为此操劳很多。

「在我们小城市,这个年纪早都应该颐养天年了,您还操持那么多事情。而且还真没看出来您年轻的时候身体不好,现在感觉您精神状态挺不错的」,我笑笑说。

「有些事情也是没办法啊,毕竟孩子也忙,我们能帮帮孩子就帮一帮,而且我也很喜欢帮助人的」,奶奶也笑笑。

之后我和奶奶又聊了许多。她问了我家庭的情况,我又问了更多关于奶奶早年的经历。

「人生确实会交织着很多苦难啊!沈老师今天说的也让我学到了很多。老师回去路上注意安全啊」,奶奶离开前我嘱咐说。

三、踏上职场

「上班一点都不好玩儿」,我在大象(公司的通讯软件)上发了个消息给室友。

现在租房的室友恰好是研一的室友,还在一个公司,总算是多了个可以扯淡的人。室友人也非常nice,也包容了我很多。

每天早晨通勤的时间有将近一个小时;几千人的园区食堂大概只有十个菜不到;我们组人太多了,工位不够两个人挤一块儿。刚到德必易园的时候是这样的一番景象。

「唉」。

当然,这边也有很多值得庆幸的地方:同事间关系都很好,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吃饭大概有十来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还会打王者荣耀;公司的文档还算全面,同时也在不停完善,从这也能看出一个公司的技术储备以及眼光是否长远;这边leader做事情也挺负责,主管对我们组每个人的事务都很清楚。

而且,去年也开始在饭否上关注了王兴,在他的饭否动态上也学到了很多。印象最深的一个动态是:「『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是由等待和煎熬组成的…』说这话的大哥当年参加过中越战争,后来创过业,现在做投资。」

我们组每周四会有个大组会,每个月的第一周会给这个月生日的员工过生日,然后再随便聊些八卦。恰好我入职的第二天就经历了这样的周会。

我之前晚上走的都挺早,但是在第二个周会上发现大家一周都能做那么多事情,于是当时我暗下决心,准备晚点走。可是,到了十点,我发现我走的次序和平常八点离开的次序差不多……基础不足、人还笨……以后要加油啊。

也是那天加班的晚上,七点半本来有个会,code review。快到了七点半左右,一个妹子来了个电话,上来就是称呼我的名字(不加姓)。听到这样称呼当时真的吓到了。我本来就不太习惯别人直接称呼名字,我挺喜欢别人叫全名的(姓氏+名字),这还是一个妹子打来的电话,当时真觉得……别扭……她大概介绍一下我就意识到下午有个运营那边的妹子提了一个需求,让我们晚上完成,应该是来催任务的。

「抱歉,我这边有个会,没看到大象上您的消息。这边需求我们已经解决了」,我说。

「哦哦,那知道了,也谢谢了」,对方说。

其实,我真的会想,为什么……大家工作都那么有激情……都这么晚了还因为工作去打电话……

晚上回来和室友分享了运营妹子来电话的事,室友调侃说:「你不趁着机会拖一拖需求,多跟她聊聊,而且这还是直接通话的。」

「诶,好像是这个道理唉」,我笑笑。

之前参加同学婚礼的时候,在车上和一同参加婚礼的其他人聊天。他们各自聊了自己的工作,还聊了房价,最后还说学校其实挺好,工作了太忙。

在我看来,学校和工作都很忙,只是方向不同。就像房东奶奶,都年近耄耋,不依然操持着一家上下么。

四、蒲淞北路60号

出了小区的门左转,沿着金钟路直走,穿过一个菜场之后,顺着北翟路走到一个路口,右转到蒲淞北路,便是公司新址了。

这段路程本身并不远,可能由于这是我上下班经常走的一段路,所以印象也就格外深刻了罢。

记得那是18.10.23晚。10.24是我经历的第一个程序员节,公司早早地拉起了横幅。当晚上线后有两个小的报错,虽然也不算特别严重,不过自己还是想要修复后再走。定位Bug花了很久,然后又由于自己手误多打了个字符导致无法打包,弄完了都快十点了。大部分的机器上线后,已经有11点半了,那是我第一次因为上线弄到这么晚,还是挺有趣的。

记得那是18.12.25晚。当时一个业务方的接口需要升级,快到deadline,升级完jar包之后总是出错,最后定位问题也是弄到了接近12点。那天应该是我18年打卡最晚的一天了。深夜里,室外并不算特别冷,我奋力地蹬着单车回去,迎面吹来的风中也洋溢着喜悦。

周末闲暇时我喜欢去公司的健身房跑步。实话实说,我是蛮喜欢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也是我一直崇尚的方向了。从北翟路转到蒲淞北路是一个下坡,骑着单车转弯后就不需要再蹬脚蹬,一路车子能够滑动一、二百米,然后直接停到公司门口路边指定的停车区。在停车前会经过一个限制机动车通行的栏杆,间隙大概只有40、50公分,借着车的惯性直接停稳还需要用一点巧劲儿,那种感觉真的挺爽的。怎么形容这段路上车子滑行的感觉呢?大概像是《老炮儿》结尾处的那个鸵鸟狂奔在大街上吧。

在下班的途中必定会经过那个菜场,那段路上是卖水产的,晚上小商贩会收拾关门,收拾鱼虾脏水也就直接倒在路边,腥味扑鼻。就是这样一条每次遇到同事都会吐槽脏乱差的街道,在我离开后偶尔再经过也竟有些怀念了。之后,那块菜场也被拆了。

有时,路边会看到一个老妪,背弓到了大概90度,在捡垃圾。路灯下的倒影显得动作格外矫健。这里也是摩登大楼、霓虹闪耀的魔都。

五、接纳自我

我并算不聪明,可能还有些愚钝——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渐渐认清了这些。而且,我好像是个无趣的人——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看电影,现在也几乎不看电视了,对吃喝的兴趣也不是特别大。不过,我倒是慢慢喜欢上独处时「面对真实的自我」的那种感觉了。

其实,从大约初中开始,我一直都不认为我是一个和自己相处融洽的人。我感觉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好,成绩也一般,很多人情世故也不善处理……我也努力尝试着改变很多……但是,我依旧发现和身边的人差距很大……倒是工作后,我渐渐开始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开始沉下心来反思自己、磨炼自己了。在花了很长时间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之后,反倒是自信了很多——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不同的,把注意力花在和别人比较上对实现自己的目标可能是无用的,应该花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朝着自己憧憬的方向积累、试错。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接纳了这些之后,我经常这样调侃自己。毕竟,承认自己愚钝确实需要有挺大的勇气罢。

随着在工作后渐渐接纳了自己以后,我还理解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工作会占据你生活中很大一部分比重」。

乔布斯曾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中说到: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and don’t settle.
你必须去找你热爱的东西,对工作如此,对你的爱人也是这样的。工作会占据你生命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么就继续寻找,不要停。

王小波在其《工作与人生》中,也花了很大段落阐述「工作是人一生的主题」。

记得以前去北京找同学玩吃全聚德的时候,北京烤鸭上只有几片烤鸭皮,看起来晶莹剔透,嚼起来又脆又酥,口感确实绝佳。在那时候的我看来,全聚德这种地方还挺奢侈……当时同学想把这些都留给我吃,我觉得有些腻了就说算了,然后被同学调侃这辈子没口福。之后想想,可能还真是……

六、意料之外

我没有想到过这么快就会离开,就像我曾经也没想过自己会有幸加入这个优秀的公司、加入这个优秀的团队一样。

今年年初部门主管离职,组织架构调整。做为一个入职半年的毕业生,影响也没有特别大,还是做着同样的事儿。调整后的部门在过了一段适应期之后,大家的工作也又井井有条了起来。

伴随着一连串的雨季,今年上海的夏季感觉来得稍晚。连续阴雨放晴后的天气,显得格外喜人。鸟语伴着花香,简直神清气爽。

那是初夏的一个周五晚,我突然想再看一遍大学时期看过的一部非常著名的电影——《肖生克的救赎》——那可是IMDB的top 1。当时也是被这个名头吸引过去的,虽然第一次看完之后只是觉得震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工作后依然被那些事情困惑着,譬如我是谁,譬如我从哪里来,譬如我该到哪儿去……这些问题也和朋友们聊过很多次,他们告诉我,是我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想想也是。

那天晚上我花了足足两个多小时,静静地看了一遍《肖生克的救赎》,看完已经是凌晨两点多。

But I tell you these walls are funny.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s you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nalized.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在当晚决定重温这部电影的前一秒,我都没想过会把它看第二遍……

七、情理之中

感谢!

一路走来,自然而然,还是源自大家的帮助。这部分也不用详细展开了,总之,感谢那些包容我,帮助我的大家伙儿!

人生是一场有趣的旅程:)

19.12.29 于上海新泾六村居所


扫描下图二维码就能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